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化推进建筑规划管理领域信用建设工作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向推信用、强监管、优服务,通过承诺制办理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和质量,多方面、各角度扎实推进对我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领域的信用建设。
一是持续优化政务事项,推进许可信用审批。根据《广州市建筑工程试行智能电子规划报批告知承诺制的工作指引》,针对中小型项目、产业区块范围内工业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建筑类)试行“智能审批+告知承诺制”,且自2020年4月6日起,中小型(住宅、办公、商业)项目、产业区块范围内工业项目的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建筑类)事项全部免于办理技术审查,出具承诺书办理智能电子报批即可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我局已开展多次企业座谈会进行信用审批政策宣贯,截至2022年5月20日,已办理328宗“机审+告知承诺制”案件。
二是配合推广联合验收,开展承诺规划核实。我市按照4.0版联合验收工作方案已全面推行联合验收,规划条件核实作为验收专项之一,我局出台了《广州市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工作指引》,在符合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可对以下情形通过出具《承诺书》的方式办理规划条件核实专项,在建设单位承诺的办理时限前完成整改:一是未出售商业、住宅、办公等建筑用房(公建配套用房除外)临时作为售楼部使用;二是用地范围内已列入供电等相关部门迁移整改计划但仍未拆除或整改完毕的变电房、变压器(箱)、高压电线杆等临时保留使用;三是不影响建筑整体使用的施工围墙临时保留使用。我局同步将核实审批情况及承诺书抄送至相关职能部门,强化联动,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衔接监管工作。
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审批信用建设。我局制定案件常态化抽检制度,鼓励探索部门间纵向交叉联合抽查方式,建立业务案卷、技术审查案件、中介服务案件随机抽检制度,提高抽查检查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并将检查情况整理形成建设工程类评查工作报告和整改方案,大力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实施的管理水平。我局严格按照《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和公共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相关标准,及时将申请人承诺承诺信息及其履约践诺信息归集至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在“信用广州”网站发布。信用审批压实了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责任,违反承诺时须面临违法建设查处、失信惩戒等系列法律后果。

各区住建局、空港委国土规划建设局,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各有关协会、企业: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广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2022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广州行”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部署,为开展好我市房屋建筑(含管廊)施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广州行”活动,我局制定了《广州市2022年房屋建筑(含管廊)施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广州行”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
附件:广州市2022年房屋建筑(含管廊)施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广州行”活动方案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6月2日
(联系人:廖志敏,联系电话:020-83124452)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等224家单位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的通知》,市交研院成功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是广东省博士人才管理服务的创新平台,是吸纳集聚博士博士后人才,为博士博士后人才提供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联谊交流等提供保障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发挥人才孵化和成果转化基地作用的重要平台。
市交研院“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的成功获批,是广东省对市交研院在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上取得突出成果的充分肯定,是继市交研院在获批设立广东省可持续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科研平台。市交研院将依托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的人才管理规章制度,培育和引进更多优秀博士人才,不断提高市交研院的科研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市交研院将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依托市交研院技术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着力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可持续交通、交通大数据分析等领域重点开展技术创新突破,为助力广东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目标,以及广州市实现“四个出新出彩”“老城市新活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